除了裹树布还有什么树干保湿的方法? 裹树布是为了防止水份流失,同时保护树木根系土壤。任何形式的移植都会损伤树木的根系,为保证大树体内收支平衡,常采取提前断根、截干缩枝、包封截面等技术措施。如果在移栽过程中对树干进行保湿处理,减少其水分蒸发,将更有利于提高树木移栽的成活率。 一、 裹草绑膜 先用草帘或直接用稻草将树干包好,然后用细草绳将其固定在树干上。接着用水管或喷雾器将稻草喷湿,也可先将草帘或稻草浸湿后再包裹。继之用塑料薄膜包于草帘或稻草外,最后将薄膜捆扎在树干上。树干下部近土球处让薄膜铺展开来,在将基部覆土浇透水后,连同干兜一并覆盖地膜。地膜周边用土压好,这样可利用土壤温度的调节作用,保证被包裹树干空间内有足够的温度和湿度,省去补充浇水之劳作。 二、缠绳绑膜 先将树干用粗草绳捆紧,并将草绳浇透水,外绑塑料薄膜保湿。基部地面覆膜压土方法同方法一,保湿调温效果明显,同样有利于成活。 三、捆草绑膜缠布 在一些景观非常优美的环境里,因裹草绑膜会影响景观的效果,可在裹草绑膜完成后,再在主干和大树的外面缠绕一层粗白麻布条。这样既可与环境相协调,防止夏季薄膜内温度太高,也有利于树干的保湿成活。 以上三种大树保湿方法的原理相同,只是在材料选择上有所差别,将树干用塑料薄膜封闭,强制性保温保湿,比传统的人工喷水养护更稳定、更均匀,能将不良天气对大树的影响和伤害降到较低限度。因此在"三九"天和"三伏"天,切不可拆卸薄膜。必须经过1至2年的生长周期,树木生长稳定后,方可卸下薄膜。上述的树干保湿操作也可在大树种植前进行,这样更为方便。 草绳缠树的危害以及为什么要使用裹树布? 很多朋友还是坚持给树干缠草绳,并且通过每天的浇水把草绳打湿,希望达到保水的效果。此时,这个措施不但起不到保水的作用,还会毁坏致密的角质层。 众所周知,角质层的细胞是死细胞。死细胞长时间处于湿润状态,一定会被腐生菌类破坏,我们平时见到树干上长出蘑菇、蕈子等,实际上就是腐生真菌侵入角质层的结果。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,这些腐生菌类没有直接对树木造成危害,但角质层被破坏之后,反而容易造成树干失水。 角质层被毁坏,还会为某些腐生的病虫,如霉菌类,蜚蠊类提供生存空间,使得形成层进一步遭受破坏。 站在这个角度,树干包扎草绳进行喷湿保水,这个措施得不偿失。 在炎热的夏季,植物表面需要做到降温、保湿、防晒,在寒冷的冬季则相反,植物表面需做到增温、湿度小,这些是草绳及塑料薄膜无法兼有的,所以往往对植物的帮助有限,且需多次操作,冬天给树木绑上,春天又要及时卸下,效果不好且费事费工。因此,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,裹树布的出现,宣告了草绳等粗陋的裹干材料即将退出历史舞台。 裹树布又称裹树带、缠树布、缠树带、绿化绷带、绿色纤维树木养护带。